拉曼大学(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是一所学术实力雄厚的非营利私立大学,创设于2002年,目前已经迅速发展为国内最具活力、课程范围最广泛的大学之一。校内的学生人数超过2万5千人,教务人员与行政职员则大约有1千600人;所栽培的毕业生至今已经超过4万3千人,其中97%在毕业后六个月内即找到工作。
自成立以来,拉曼大学无论在基础设施、学术成就乃至教职员工的优质度、学生的录取率,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和扩张。拉曼大学将根据当前与未来社会的需要及科研的开发,继续开拓和提供更多应用和市场导向的大学预科、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课程。在2013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评估制度(SETARA)中,被评为第五等级(卓越)。
• 2013年获得大马绘测师协会颁发卓越建筑物教育组金奖的金宝校区。
• 在2008年获得马来西亚微电子系统研究院(Mimos)颁发Mimos奖,表扬拉曼大学在设立图形辨识与机器视觉卓越中心的成就。
• 在2005年荣获高教部颁发“2003至2005年私立大学招生卓越奖”。
大学优势
1. 由教育基金会出资修建的一所非盈利教育机构,规模庞大,环境优美,专业齐全;
2. 获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MOHE、马来西亚学术鉴定局MQA及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认证;
3. 获北美精算师协会SOA及马来西亚工程师局BEM认证;
4. 获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BQSM及英国特许建造学会RICS认证;
5. 获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及英国特许会计师学会ACCA认证;
6. 获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及英国特许秘书与行政人员公会ICSA认证。
拉曼大学目前拥有2个校区,学生依其选读科系分发,分别是坐落在霹雳州(Perak)的金宝校区(Kampar Campus)以及于2015年6月1日将之前位于巴生谷流域(Klang Valley)一带,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吉隆坡(Kuala Lumpur)以及双溪龙镇(Bandar Sungai Long)校区三校合一,集成一所的双溪龙城市校区(Sungai Long Campus)。
金宝校区 (Kampar Campus)
金宝,取粤语谐音"锦宝",开埠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个古朴小镇,分别距离吉隆坡国际机场约180公里外和吉隆坡市140公里外。拉曼大学自建校以来,不仅树立当地社会经济的里程碑,更是为群山环绕,古朴原始的金宝带来一番新气象。拉曼大学除了提高有利于促进社区发展设置的友善环境,也满足了师生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方面的各个需求。占地约1300英亩的霹雳主校区,现有学院包括: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工商与金融学院、工程与绿色科技学院、 资讯与通讯科技学院、理学院、基础课程中心、中华研究院。
双溪龙校区(Sungai Long Campus)
双溪龙镇,以镇为主的发展模式,是距离首都吉隆坡20公里处雪兰莪州加影区(Kajang)其一主要镇区。两栋10楼专用大厦矗立于此自成一体的住宅区中,拉曼大学共占地21.25英亩。大学附近不仅备有各式餐馆、银行与其他设施,同时也具大量学生住宿供应,不失为一便利实惠的就学选择。双溪龙城市校区目前有:会计与管理学院、医学与保健科学学院、理工学院、创意产业学院、中华研究院、基础课程中心、高等教育与研究所、延续教育中心。
为了确保拉曼大学所有课程都达致严谨的学术要求,校方委任了著名大学的教授与学术人员为校外考委。另外,校方也成立一个业界顾问团,团员包括各产业的杰出人士,协助确保大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及学生的学习都能符合业界需求。
拉曼大学所开办的专业课程都受到马来西亚与国际专业组织的承认,例如:马来西亚工程师协会、马来西亚估量师协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美国特许精算师学、澳洲会计师公会等等。因此,修读专业课程的学生在毕业后即能和这些专业组织的会员进行知识与经验交流。
拉曼大学特别注重课程的实务性。所有学生必须参与业界实习,学习把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上。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及早学习业界的最新科技与最佳实践方法,然后通过作业与毕业研究项目,把这些科技与方法运用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课程更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的咨询项目,让学生吸取经验,使他们将来在职场上能胜任愉快,并让雇主另眼相看。
为求满足学生们个性化的需求,拉曼大学提供充足且涵盖广泛领域的课程与机会供以学生选择,旨在全方位发展学生的潜质与才能。另外,作为一所综合大学,拉曼大学也设置了28个学科研究所与中心分别进行各项研究工作。研究所与中心名单如下:
研究中心 |
Research Centre |
1 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Applied Psychology (CAP) |
2 会计、银行与金融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Accounting, Banking and Finance (CABF) |
3 工商与管理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CBM) |
4 中华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Chinese Studies |
5 创意与沉浸技术中心 |
Centre for Immersive Technology + Creativity (CITC) |
6 经济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Economic Studies (CES) |
7 国际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IS) |
8 教学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CLT) |
9 现代语言与文学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Mod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CMLL) |
10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Business (CSDCSR) |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Bio-Diversity Research (CBR) |
12 计算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CCIS) |
13 癌症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Cancer Research (CCR) |
14 通讯系统与网络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Networks (CCSN) |
15 环境与绿色科技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Environment and Green Technology Research (CEGT) |
16 医疗保健科技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Healthc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ST) |
17 资讯系统与软件技术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oftware Technologies (CISST) |
18 数学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CMS) |
19 光子学与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Phot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CPR) |
20 中医药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Researc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RTCM) |
21 干细胞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Stem Cell Research (CSCR) |
22 运输科技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Vehicular Technology (CVT) |
23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VLSI Design (CVLSI) |
24 非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Research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RNCD) |
25 |
Tun Tan Cheng Lock Centre for Social and Policy Studies (TCLC) |
26 网络安全中心 |
Centre for Cyber Security (CCS) |
27 减灾研究中心 |
Centr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CDRR) |
28 绿色建筑研究院 |
Centre of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COSA) |